27年围绕一粒“米”做文章——记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兵
眼下正是中稻(湖北地区)播种时期,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兵正在带领团队在培育和推广水稻的道路上,不知疲惫和清苦地奔跑着。
“这是我们培育的‘汇两优莹丝’,2023年武汉市第三届江城优米食味品鉴会被评为金奖品种……”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卫兵表示让水稻新品种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种业企业是“关键一环”。
选育21个水稻新品种
围绕一个“米”字,金卫兵已经书写了快30年。
1997年,他从湖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工作,并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农业科研之路。多年来,金卫兵时常头顶烈日,脚踩泥巴,用脚一步步丈量育种田地,用心做试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农田里度过。
为了更好地专心做选育水稻品种的工作,2018年他创办了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然而育种并非易事,怎样才算一粒好稻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好。”金卫兵说,水稻育种应两条路线并举,第一条路线是选育超高产新品种,即百亩以上连片种植、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第二条路线,选育优质与高产兼顾新品种,即亩产在600公斤左右、加工品质好、口感也好。
为选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品种,他带领团队在湖北、海南、福建、云南建有科研基地500多亩,在福建建宁合作制种种子生产面积8000亩,年推广杂交水稻面积80多万亩。“当前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已成必然趋势,这对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使新品种能够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金卫兵以水稻抗倒伏特性为例,在水稻成熟收割时,若水稻出现倒伏,不仅会造成亩产降低还会增加收割难度,“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正常一亩水稻收割费在80元到100元,要是水稻出现倒伏,一亩地的收割费最低也要200元,这对农户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努力终有回报。最终,金卫兵带领团队选育出了21个优质、多抗、香型的水稻新品种:高产性中稻品种——汇两优78,穗多、粒多、产量高、强抗倒、矮杆弹性好;高档优质稻——汇两优莹丝,千粒重29克、整精米率达65.4%、抗病抗倒;强抗倒型高产品种——E两优287,抗倒性特强、适合滨湖区域种植、米质晶莹剔透……
科技支撑让新“稻”路更广
今年5月中旬,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4万斤优质稻种子。
双方的“生意经”缘于一年前,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试种了20斤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汇两优莹丝。近年来,他们选育的水稻新品种Y两优130、汇晶占、汇两优莹丝等深受市场欢迎。
“让农民觉得你的水稻越方便种就越好。”金卫兵表示,打通从品种研发到应用的链条,不仅需要种业企业,还需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方携手。
2023年,武汉黄陂区江秀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卓秀种植了300亩的“汇晶占”,亩产达到600千克,因“汇晶占”早发性好、植株矮壮、熟期早、适应性广,“米质非常不错,口感特别好。”李卓秀决定今年扩大“汇晶占”的种植规模,预计种植500亩,“5月底就育秧苗了。”
高产背后,辛勤之外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李林教授团队合作共建“湖北洪山水稻科技小院”,主要布局数字农业中智慧育种、精准育种方向;他们还成立“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聘请湖北省农科院原院长焦春海专家为公司首席专家,通过合作平台引进20多位博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专家开展合作,涉及各农业专业领域。
在金卫兵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县域的产业振兴,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科技支撑则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当中,“科技小院”和“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又是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陈映琦
通讯员: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