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无症状不需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黏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由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检出率高达80%~90%。一般只要接受了胃镜检查,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事实上,很多胃镜报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是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需不需要治疗,应该根据患者有没有症状来决定。对于只是胃镜检查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本身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而言,不需治疗。但如果患者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
老人健身四不宜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健身时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随心所欲,尤其要注意以下四个“不宜”。
不宜快速跑跳 老人心肺功能衰弱,动脉血管硬化,呼吸弱浅,大脑供血量也相对不足,如果突然起动,快速跑跳,必然会引起心率剧增、供氧不足、血压猛升、眼花耳鸣,稍有不慎易发生危险。
不宜高强度运动 尤其是如足球、篮球等与他人身体有直接接触的对抗性运动更要禁止。因为老人神经反应迟缓,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上骨质脆化,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又差,稍不留神,极易摔倒,以致发生骨折或其他严重损伤。
不宜运动时憋气 憋气用力时,肺、胸、腹内压都明显升高,会造成血液循环受阻,很容易引起头昏目眩、胸闷恶心,甚至休克。
不宜过分变换头部位置 不宜做低头、弯腰、仰头、左右侧弯,更不要做头向下的倒置动作,因为这些动作会使血液流向头部,而老人血管壁弹性差,易发生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
降压药会导致脚肿吗
在常用的降压药中,下肢水肿是钙拮抗剂类的降压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拮抗剂类的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发挥降压的作用,由于其对微循环小动脉的扩张作用较强,对于微循环小静脉的扩张作用较弱,造成微循环内静水压升高,从而导致水肿。水肿的部位一般在胫前和踝部,停药后水肿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