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季节带来大风、寒潮和持续低温,我们该如何“吃出温暖”呢?
热量多≠更温暖
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一个供暖工厂,这个工厂的燃料就是食物当中含热量的成分,包括脂肪、淀粉和糖。工厂燃烧的锅炉,就是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工厂的产品,就是人体制造出来的能量,包括让身体温暖的热量。
吃大量的高热量食品,比如猪油、蛋糕、油炸食品,实际上就是给这个工厂送来很多燃料。没有燃料,工厂必然会停工,因此吃得太少,人肯定是不抗冻的。然而,即便这些燃料堆积如山,但假如“锅炉”太少,或进料管道出了问题,或工厂指挥系统下达指令要求降低生产效率,那么就算有足够的燃料,产出的热量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锅炉”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而线粒体遍布于肌肉细胞中,所以一个人身上的肌肉越多,细胞中的线粒体总量就越大;而身体中的脂肪比例越大,线粒体总量就越少。也就是说,肌肉多的人产热能力强,而脂肪比例高的人产热能力差。因此,运动员通常不怕冷;而胖人并不比其他人抗冻,因为他们产生的热量本来就少。
加快血液循环会让人感觉热起来
怎么让人能更多地感受温暖,不仅是锅炉的问题。想让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靠的是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温热的血液,就像北方的暖气管道,把生物氧化产生的热量运送到全身各处。运动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身体的热量产生增加,并以更快的速度把热量送到全身,所以人就感觉热了。
如果屋里的供暖管道堵了,或者管道中的热水流动速度太慢,屋里肯定会热不起来。人体也是一样的,老年人的血管硬化了,血管堵了,心脏泵血能力弱了,血液流动速度慢了,产热能力就会下降,所以他们更加怕冷。
有些食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也能让身体感觉温暖。吃加了香辛料如辣椒、花椒、小茴香、孜然、葱姜蒜之类的食品,都有帮助消化和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
蛋白质的热效应最高
食物多多少少都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是因为,无论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都有热效应,但蛋白质的热效应最高。蛋白质所含的热量当中,30%都会作为体热释放出来,而碳水化合物只有5%,脂肪更少。
因此,能提供更多蛋白质的食物,会让我们在饭后觉得更加温暖,比如肉类、蛋类,特别是瘦的牛羊肉。人们吃完涮羊肉会浑身冒汗,如果只吃涮白菜、涮面条,是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温暖效果的。
此外,有的食物能促进消化吸收,让人体从同样的食物中吸收到更多的营养成分,这会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能量。而另一些食物则含有过多抗营养因素,对消化能力弱的人来说,妨碍了营养成分的利用,人就会更加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