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创新发展暨空间科普教育研讨会召开
4月24日,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创新发展暨空间科普教育研讨会在武汉四十九中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青山区科协协办。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击翔,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曹晓勇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作题为《培育航天创新人才 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讲述了“墨子号”的任务、“墨子号”成功背后的故事、“准备”和“坚持”的内涵。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王琳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校教学科研室副主任于杰,武汉四十九中校长胡正茂,分别作《积极共建伙伴关系,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航天科普教育到航天科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和《特色引领 融合创新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研讨会围绕航天特色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圆桌对话,来自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和PDC联盟校的校领导展开交流。
“‘墨子号’探测到千公里外发出的一个光子难度有多大?就像从地球上探测到38万公里的月球上一根燃烧的火柴。”4月24日,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创新发展暨空间科普教育研讨会在武汉四十九中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作题为《培育航天创新人才 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的主旨报告,讲述了“墨子号”的任务、“墨子号”成功背后的故事、“准备”和“坚持”的内涵。
要实现两个地面站发射的信标光与大于1000公里、每秒钟飞行7米的一颗卫星快速对上,这个事情有多难?这就好比从万米高空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同时向地面两个旋转的储蓄罐扔硬币,硬币还必须扔进储蓄罐里面去。对准之后要看得清,才能继续进行实验,可见难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