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和7月,世界卫生组织先后发布了两个关于“阿斯巴甜”等非糖类甜味剂的指南,“不要使用非糖类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这两条消息在家长圈引起了热议。
据武汉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李珮芸主治医师介绍,阿斯巴甜属于非营养性人造甜味剂,因其甜度非常高,用量极少,热量显著低于糖类甜味剂,近几年被商业广告冠以“零糖零卡更健康”的噱头,被广泛运用于“无糖”产品中,生活中以无糖饮品、无糖零食以及口气清新剂等个人护理产品较为多见。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对阿斯巴甜指南进行了补充,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2B类”,与手机辐射、泡菜同类。
李珮芸医生表示,虽然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对“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缺乏足够的证据,但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阿斯巴甜对儿童来说是存在一定危害的。
儿童、青少年摄入过多的代糖,会导致其自身对甜味的敏感度降低,同时甜味也会增加食欲,一定程度上导致其自身对甜味的需求量增多。另外,因广告“零糖零卡”的诱导,让家长在给孩子食用代糖的过程中容易放松警惕,在食用过程中心理负担会明显减轻,摄入量也会相应增加,最终导致孩子吃得更多,更容易食用过量,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因此李珮芸医生建议家长应避免或减少糖类、代糖类产品的摄入,选择天然甜味食物替代,同时培养孩子清淡饮食习惯。
如何正确摄入阿斯巴甜?李医生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对于阿斯巴甜家长也不用过于恐慌,应理性看待。在7月14日的补充指南中,世界卫生组织限定了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的摄入量为40mg/kg体重。以一罐含有 200~300mg 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为例,排除其他食物来源,一个体重约7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喝掉超过 9~14 罐,才可能会带来致癌风险。因此,只要儿童、青少年在安全范围内摄入阿斯巴甜,其实危害健康的风险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