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水产养殖了。”“现在,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的2/3,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近1/3的动物蛋白来源,是中国人重要的食物来源。”……9月15日,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院士进校园报告会”走进武汉市七一中学,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用一组数据为孩子们揭开“渔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智慧与长江大保护”的奥秘,阐述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以中国智慧推动渔业转型的重要性,给孩子们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江岸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华勇,市科协党政办主任张玲,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吴宇明,武汉科技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金枝,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玉清,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潘峰,区科协副主席顾丽红,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刘杉,武汉市七一中学校长吴时亮参与活动。活动由武汉市七一中学党总支书记程端斌主持。
记者了解到,桂建芳院士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首创多倍体银鲫和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中科5号”和“全雄1号”黄颡鱼以及长丰鲫等4个新品种。如今的市场上,约70%的鲫鱼(喜头鱼)都是他培育的品种。
桂院士从捕到养——渔业转型的中国智慧、水产养殖是科技创新引领渔业转型的现代产业、中国水产养殖对全球食品安全和渔业蓝色转型的贡献,以及长江十年禁渔对长江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鱼类养殖发展史以及鱼类养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擘画了水产养殖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的发展蓝图。
桂院士用六个典型故事阐述水产养殖是对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如长江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滋养演化的不同生态位、不同食性和不同体征的鲤科鱼类为中国先祖开创水产养殖提供了生物基础;鲤因体大温顺、易繁易养率先敲开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水产养殖序幕,拥有不同生态位和不同食性的青、草、鲢、鳙后来居上,因而相继有“四大家鱼”等大宗淡水鱼类;三版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等著作及时总结淡水养鱼经验和成就,推动了产业发展;1960年前后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为大宗淡水鱼以及其它水产种业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推动了水产遗传育种以及多营养级综合养殖和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稻田养鱼、桑基鱼塘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经几代渔农专家努力已发展成为现代的稻渔生态种养范式;大水面湖泊渔业已从追求产量以鱼为中心转变到重视质量以水为中心的净水渔业范式。
“2021年的我国养殖水产品总量已超过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桂院士指着PPT中的柱状图说道,长江十年禁渔,一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二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对水产品的需求,却能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是保护渔业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在他的科普下,学生们了解到中国水产养殖能够保证足够的食用鱼供应,长江十年禁渔并不影响老百姓吃鱼。
近距离地接触学术泰斗,亲耳聆听大咖的教诲,让武汉市七一中学的孩子们兴奋不已。“听说桂院士团队正在研究‘无骨鱼’,可以吃鱼不用吐刺。我要好好学习,希望未来能成为桂院士的学生。”13岁苏祺祾特别爱吃鱼,对于不用吐刺的“无骨鱼”无比期待。“‘长江十年禁渔’让我们明白,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持久地享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12岁赵禹涵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江豚出现在长江中。
“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科学的种子,未来就有可能长出科学的参天大树。”武汉市七一中学校长吴时亮认为,“院士进校园报告会”让青少年能够近距离听院士上课,无疑会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一种对科普的巨大感召力。为何要选择桂建芳院士来作报告呢?吴校长解释,对中学生来说,院士身上通常有一层神秘色彩,要想充分了解院士的创新成果,还得从孩子们的身边认知讲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人对水、对长江、对鱼有着天然的感情。”
据悉,“院士进校园报告会”活动是由武汉市科协主办,江岸区科协、江岸区教育局、武汉市七一中学承办,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武汉市江岸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协办,旨在大力弘扬科创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助力青少年开拓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投身科技强国远大志向。
记者:陈映琦 肖凯
通讯员:吴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