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柯卫东:一粒“种子”的40年坚守

发布日期:2023/7/21 8:43:33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球鞋,裤腿和鞋子上时常粘着泥巴,由于常年下地工作,他的脸庞和裸露的肌肤被晒得黝黑,与他满头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当你走进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郑店的我国莲藕育种基地,遇到这样一位正在试验田忙碌的人,原来就是我国莲藕育种专家——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柯卫东。


      40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收集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3000余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水生蔬菜种质基因库;选育莲藕等水生蔬菜新品种30多个,其中莲藕近20个,新品种在全国的种植覆盖率达85%以上,近10年累计推广4000万亩以上,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00亿元以上,显著地促进了我国莲藕等水生蔬菜产业的发展。
      5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郑店的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在试验田里找到莲藕育种科学家柯卫东。他看上去略显疲惫,但仍能从他爽朗的笑声中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柯卫东告诉记者:“你若早来一个月,就能吃到我们培育的莲藕新品种‘香粉’,这个品种煨汤极粉,口感味道像板栗,亩产能到4000斤,乃是莲藕新品种中的一绝。”
收集保存种质资源

他培育出17 个莲藕“好种子”


      在武汉江夏区郑店,藏着一处水生蔬菜“田间基因库”——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乍一看,这里的田地跟普通农田别无二致,殊不知“低调”的外表下却藏着高深的内涵:3000余份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存在这里。
      “这里占地800多亩,是我们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仅保存的莲藕种质资源就有七八百份。”柯卫东科研团队成员、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正高职高级农艺师黄新芳告诉记者,“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
      1984年,柯卫东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蔬菜研究专家孔庆东先生,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资源与育种研究。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种子的“芯片”。“我们要对3000多份种质资源进行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换句话说就是,哪一份资源抗病,哪一份资源更好吃,品质更优,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份资源的特征特性以后,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利用。”柯卫东解释道。
      每年的3~5月是莲藕的起种季,柯卫东带领团队开展紧张的资源鉴定评价和选种工作;6~9月顶着高温酷暑开展杂交育种和田间试验;其它时间则深入产区调研品种应用情况。一个新品种的诞生至少要花6~8年时间。四十年如一日,柯卫东都是这样与莲藕“泡”在一起。
      依托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中丰富的种质资源,他带领团队持续开展莲藕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17个。新品种入泥浅、易采挖,品质优,产量比传统地方品种增产30%~50%:其中,鄂莲5号、鄂莲6号是目前我国适应性最广、应用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莲藕品种;鄂莲10号是目前我国最早熟的莲藕品种;鄂莲9号是目前我国产量最高的莲藕品种,比目前一般主栽品种增产15%左右;鄂子莲1号是目前我国颗粒最大、产量最高的子莲品种;白玉簪1号是我国第一个专门抽藕带的莲藕品种,也是产量最高的抽藕带品种……“现在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通过配套栽培技术,可使我国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莲藕。”柯卫东自豪地说。
探究“莲藕种子做种”技术

解决莲藕种苗技术难题 


      “他是专家,可常常到地里来,听我们的想法,问我们什么藕好卖,教我们怎样种好藕。”与柯卫东相识20多年的武汉市金水祺良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近货说,“只要他研究出新品种新技术,我就拿来试种试验。”
      要提高产量,取得好的收成,除了有良种外,还得有科学的种植方法。莲藕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生蔬菜,每年全国栽培面积在600万亩左右。莲藕传统留种方式是在田间留种,不仅种藕采挖困难,运输费工费力,而且还耗损大,栽植用种量大。
      “去年,在10亩田中进行了传统藕种与莲藕种子做种的对比试验。”吴近货介绍说,“采用同一品种的传统藕种和最新的莲子种,分别种植在大小一致、环境相同的5亩田中,结果显示,每亩播种4两莲子的田块与每亩种植600斤传统藕种的田块所产莲藕产量相当。”
      原来,为减轻莲藕种苗重量,降低种苗成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柯卫东就带领团队开展莲藕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发明试管藕诱导方法及微型种藕繁殖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使莲藕每亩用种重量由250公斤降低到25公斤,有效解决了莲藕繁殖系数低、种苗重、易带病、难于长途运输等技术性难题,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为农民每亩节约种苗成本近千元。
      为进一步减轻莲藕种苗重量,2014年,柯卫东又提出“莲藕种子做种”构想并开始付诸行动,这是解决莲藕种苗技术难题的“2.0版本”。“通过莲藕多代自交纯化,培育优质高产自交纯合新品种,用该品种自交种子做种,只需莲子200粒,重量约4两。”柯卫东团队成员周凯说,“一亩地若采用传统藕种,则需种藕500~600斤;而采用莲子做种,一亩地只需莲子4两。”
小莲藕长出大产业

他带动农户鼓了腰包


      作为我国莲藕育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水生蔬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持“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走进百姓家”的科研理念和百姓情怀。40年来,他和同事们一道“走南闯北”,积极为农民推广莲藕等水生蔬菜新品种,传授新技术。
      武汉市新洲区农民熊任权,是最早种植柯卫东选育的鄂莲6号的农户之一。2006年鄂莲6号刚问世,他就抢先引种,种了8亩地。为帮熊任权搞好种植,柯卫东先后多次去他家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当年每亩地产出商品藕3500多斤,当时一斤能卖到0.7到0.9元钱,8亩地莲藕,熊任权获利两万多元。
      其后,尝到了甜头的熊任权不断扩大莲藕种植规模,至今已发展到1000多亩。他还依托柯卫东团队的科技支撑,成立武汉市楚荷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80多家农户种植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发展莲藕种植3000亩。现在熊任权已经成长为年产值几千万元的合作社老总和致富带头人。
      今年3月初,在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的合作社莲藕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柯卫东选育的莲藕新品种“大白胖”莲藕,当熊任权看到“大白胖”莲藕产量高,商品性好,亩产商品藕4000斤时,就迫不及待给“幕后功臣”柯卫东打电话,报告了这一喜讯。
      湖北省是我国莲藕传统种植大省。作为湖北省和我国莲藕育种专家及湖北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莲产业链”首席专家,柯卫东不仅组织带领自己的育种团队,而且还积极组织带领省内栽培、植保、机械、加工专家团队,深入洪湖、汉川、蔡甸、嘉鱼、江夏、仙桃等莲主产区,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为我省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依靠柯卫东团队研究的莲藕新品种新技术,全国数十家企业和合作社通过发展莲藕产业,年产值都超过亿元,有的甚至达10亿元以上,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使莲藕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辛苦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柯卫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等,其带领的科研团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水生蔬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

Copyright ©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