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俊:多元化手段激发孩子探究未知 - -
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致敬江岸科技工作者 | 唐俊:多元化手段激发孩子探究未知

发布日期:2023/6/12 16:53:46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编者按:长期以来,江岸区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默默耕耘,以赤子之心勇攀科技高峰,为江岸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岸区科协、武汉科技报共同策划推出“5·30致敬江岸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以20位优秀科技人员代表的先进事迹展示“江岸区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爱生如子,工作身先士卒。从教师到校长,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优秀的师德品质、过硬的业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岗位上播撒心血和智慧。她,就是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校长唐俊。她走的,是一条执著追求、科创融合、辛勤耕耘之路。

学校科创的“播种人”


      去年2月16日,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二年级7班学生李思姌收到了我国首批航天员陈全的亲笔回信,信中,陈全希望李思姌和广大青少年多参加科普活动,获得更多知识和科学体验,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这源于2021年6月,“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活动武汉站在育才可立小学举行,该校学生以视频连线方式,向英雄航天员杨利伟的同事陈全、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等人提问。而这“幕后功臣”就是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校长唐俊。
      2020年10 月,唐俊来到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担任校长,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体验活动的首位,将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立德树人、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和活动中。
      她带领老师们成立科学实践小组,创建“航天梦”活动课程,以承接“第二届‘中国飞天梦’科普中国万里行”武汉市活动主会场为契机,借助“四星智慧校园”设备优势和充足的师资优势,组织孩子们进行“航天梦”系列课程——邮寄给航天员叔叔的信、“中国飞天梦”航空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创建行走的廊道课程,开发了“新六艺”校本课程,其中“新六艺”之“数”课程,主要是关于“科创探究”的学习,呈现了科创探究的学生创作案例、提供了科创探究的研究路径、为孩子科创探究留有专门的互动空间……

从未倦怠的“耕耘者”


      从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唐俊就埋头苦干,一干就是36年。在科创融合的道路上,她从未停歇。
      九十年代初,作为一元路小学班主任,她积极投入到学校“爱护长江——漂流瓶”活动,在长江沿岸引起了巨大反响。“当科技呈现为有趣的学习时,儿童心中就已经播种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她认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就是带孩子们“玩”,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相比,更应当把培养科学兴趣排在首要位置。
      2005年,从鄱阳街小学开始,她走上了学校科技工作管理岗位,以当时国内研究甚少的“中小学生头脑om竞赛”为抓手,带领鄱阳街小学科技社团获得武汉市团体竞赛一等奖。2013年,唐俊来到武汉育才小学担任副校长,始终关注一年一度的“校园创新素质实践作品”遴选,聚焦孩子们关于地铁噪音污染的发现,撰写相关的科学调研报告,为孩子们搭建广袤的科学研究平台。“我想,科技教育的初心就是始终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服务生活,指导孩子们观当下、立未来。”唐俊感慨。
      如今,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在三年级十个班级开展机器人社团活动,每次社团招募,名额都很快被一抢而光;每年一度的区科技节赛事,孩子们报名热情似火,指导教师锐意创新,赛事结果全区领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分别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随处可见的科创元素、随手可玩的科创产品,给学生营造出满满的氛围感,可以“沉浸式”培养科创精神。
      对于未来,唐俊很有信心也很坚定,“下一步,我打算开展校园‘科幻写作’大赛,将具备科学之美、母语之美的科幻创作,从‘求真 为善’两个维度,激发孩子对未知的探究。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小小科学探索家!”

Copyright ©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