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开展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此武汉科技报开设专栏“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报道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荆武:做智慧市政人 让城市“血脉”更畅通
47岁的荆武,已在市政行业一线光荣奋斗了28载。在风雨兼程的28年里,他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武汉许多重大市政项目的建设,从规划路打通、城区高速市政化改造到桥梁工程的全面建设,他见证了这二十余年武汉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奋斗者。对于荆武来说,13年前打造的武汉米粮山立交工程无疑是他工作成长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米粮山立交工程是武汉市七条出口路之一,是连接中环线和外环线并延伸至沪蓉高速的一条重要的西部出口通道。”荆武回忆,如何把这条公路真正转化成市政道路,是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从业以来,荆武立足岗位,常告诫团队要将技术创新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去,在他主持公司技术工作期间,获国家专利402项,国家级QC奖项120余项,发表核心技术期刊论文16篇;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与14项规范/标准的编制工作。
2020年1月23日下午,汉阳市政接到迅速参与筹建火神山医院的命令。当晚,公司党委连夜召开部署会,紧急成立援建指挥部。在汉管理人员全员投入战斗,百余名在外员工星夜返回武汉。当晚,290余名管理人员集结完毕,12小时内1300余名工人实现分批次入场。
荆武在除夕前夜主动请缨,勇挑火神山医院建设技术总工重担。“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建,要建成什么样”,面对图纸不全、技术标准不完整、工期紧等困难,荆武迅速集结设计、技术等人员现场画图纸、改图纸、讨论技术难点,昼夜不息一头扎进漏点修复、污水处理、管道排渍等上百道工序同时进行的难题攻克中,并提出使用CCTV检测机器人、装配式安装等新技术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全力加速。短短 10天,知音湖畔一座 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之所以迸发如此之大的创造力,因为每个人都把抗疫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去完成。”回忆和同事们奋战在火神山医院的日子,他感慨万千。
火神山医院感染病人入住后,荆武又作为集团派驻火神山后期运维总指挥,再次带领“铁军”深入红区。“当时我们要在离病人只有不到半米的地方施工,没有人敢去,我就第一个带头进去”,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在病区穿行3万多步。从项目初建到后期维保,从火神山到雷神山,从三区两通道到ICU病区,荆武始终不下火线坚守 70多个日夜,获评“武汉火神山医院荣誉员工”“武汉雷神山医院服务之星”。
“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国家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指向。”近年来,荆武牵头汉阳市政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工作,先后带领团队开发“筑建通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机械指挥官平台、材料采购订单系统、视频监控平台、智能安全帽平台、移动加油宝平台、工程类智慧报表系统、集团级数字工地平台”等共计20余款软件平台。
“通俗来讲,就是采用一系列技术,融合城市的各类空间信息模型数据等,构建起与真实世界一一对应的数字虚拟城市。”他解释到,在城市体检过程中,借助CIM平台,可以排查一些城市隐秘位置的安全隐患,比如检查地下管线以及监测排水管道、路面隐患等。
据悉,钟家村片区是汉阳区CIM平台试点核心区域,通过平台及其打造的多类CIM+应用场景,不仅可以直观掌握该片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
“更重要的是,通过该片区地下管网3D模型,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分布,避免施工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等安全事故。”荆武表示,通过打造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实现数据聚合、能力集成、服务共享,以数据驱动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为协助政府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贡献了力量。
在荆武的骨子里,干好工程是责任,是义务,是淬炼生命的火石,更是国家与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