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用“心”守护 让生命重新绽放——董念国

发布日期:2023/5/25 16:19:00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开展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此武汉科技报开设专栏“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报道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董念国:用“心”守护 让生命重新绽放
      他,用一双妙手,在心脏疑难重症领域克难攻坚,为无数被判“死刑”的心脏病患者修补“破碎的心”,创下多项国内第一、世界第一的瞩目纪录,被誉为“铁人”专家;他,带领“中国最拼的心脏移植团队”,将心脏移植做到了中国第一,推动了中国心脏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无数绝境患者重获新生,让世界听到了心脏移植“中国声音”;他,被誉为“最接地气”的医疗专家,坚守公益22年,竭力为贫困患者争取减免;致力医疗扶贫10余载,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他,就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

勇攀医学高峰,以仁术捍卫人民健康


      从医30余年来,董念国一直致力于危重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通过技术创新造福更广大的患者。十几年前,心外科只能开展数量不多的常见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

      2008年,董念国担任科主任后,带领团队矢志拼搏、精益求精,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创造了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他致力于提升重症心脏病外科疗效,在复杂先心病、心脏移植、瓣膜替代物研发等方面成绩显著;他创建了供心保护新技术,突破国际供心冷缺血安全时限,建立中国儿童心脏移植技术体系,成为我国儿童心脏移植的开拓者与引领者。2016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他承担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牵头项目《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牵头项目《心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又获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他的带领下,心外科学科综合实力逐年跃升,学科排名2021年居复旦排行榜全国第三,华中第一。目前,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心血管病外科诊疗中心,心外科接收患者80%以上为复杂、疑难病例。在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情况下,心外科年手术量4000余台,手术成功率却依然能够保持在99.2%的高水平。
      专科越来越细,手术越来越精,常规手术微创化,危重手术常规化,手术患者不受年龄、体重、复杂程度限制,是他一直不断刷新的生命奇迹:2011年全国首例亚洲第三例心肝联合移植术;2012年创造出生22小时复杂先心病患儿(大动脉调转)新纪录;2014年全球首例成人心脏外露合并复杂畸形矫治术;2017年全球首例一站式杂交心脏移植 ;2018年全球首例窄腰自膨式肺动脉瓣置换术;2021年,成功为第100位儿童“换心”,数量领跑全国;2022年,成功植入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2023年,第三次刷新全球年龄最小(53天)换心纪录……而这一系列纪录的背后,是董念国及其团队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奋进与担当。
与死神博弈,将心脏移植做到全国第一
      在心外科病房,有很多终未期心脏病患者,他们的心脏随时可能停跳。心脏移植是挽救他们的最后希望。而在十年前,心脏移植却因风险高、难度大,国内技术成熟的中心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交通不便、费用高昂,不得不放弃治疗。
      为改变这一现状,董念国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在脑死亡供心保护、边缘供心、围手术期机械辅助模式、心脏移植抗排斥方案等方面有所突破,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移植模式,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围术期费用也低于国内外同类费用,推动了中国心脏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08年至今,他们累计实施心脏移植近1000例,手术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国际平均标准,让世界听到了心脏移植“中国声音”。
      2015年,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心脏中心主任Dr Sabik到访,听说董念国团队2014年用休息时间完成84台心脏移植时,认为不可思议!他说,这是世界上最拼的一支心脏移植团队,没有之一。从2015年102台到2019年119台,连续多年心脏移植数量领跑全国……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董念国及其团队不分昼夜的奉献与担当。
      为帮助更多“心衰”患者把握心脏移植这一最后生机,董念国移植团队常年奔跑在“取心”“换心”“护心”的生命接力中,他们平均每年奔跑2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5圈),每三天完成一台心脏移植术。这支“中国第一跑男”不断挑战极限,创造了无数“第一”:刷新亚洲年龄最小(53天)儿童心脏移植纪录,全球最高龄(76岁)心脏移植纪录,世界首例同时4台心脏移植纪录等多项世界记录;完成了我国40%的儿童心脏移植,引领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跨越式发展。在该团队的推动下,2016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六部委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助力中国器官转运通道的建立和完善。

践行精准帮扶,以初心守护生命希望


      从医30余年的董念国,多年前就开始关注贫困患者,并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给予救助。2001年起,在医院的支持下,董念国发起了针对农村贫困患儿的爱心减免活动。活动一办就是22年,救助金额逐年增多,减免范围也从简单的先心病、瓣膜病,逐渐扩大到复杂先心病、心脏移植等。除了医院减免,他还主动联系民政局、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爱佑基金会等公益平台,千方百计为患者经济减负。2009年起,他开始联手湖北有影响力的媒体,开创医媒合作的新公益模式,为弱势群体搭建扶助平台,让更多患者能够“看得起”病。22年来,心外科共救助农村贫困先心病患儿5000余名,累积资助费用一亿。
      为了让更多偏远山区患者早日摆脱病痛,董念国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工作,通过采取团队培训、驻点指导等方式,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到并留在基层。10余年来,他走遍8个省、23个地级市、50余家医院,累计派出专家千余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近20期,诊疗患者2万人次,帮助基层手术1000多例,为一大批边远地区患者送去健康。西藏、青海、恩施、临沧等被他帮扶过的偏远地区,山山岭岭都烙印下他对当地百姓的真情足迹。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荆楚,疫情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并对正常诊疗带来影响。董念国第一时间组织全科召开紧急会议,吹响了“共克时艰,共同战疫”的战斗集结号。他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全科200多位医护人员不甘落后,奋勇冲上战疫一线,在隔离病房夜以继日参与救治,在发热门诊、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协和西院等抗疫一线与病毒近距离搏斗。
      2020年上半年,他们共完成心血管急危重症手术33例,其中小儿复杂先心手术10例,患儿年纪最大3个月,最小只有14天,主动脉夹层18例,实施心脏移植手术34例。他们冒着感染的高风险,在与病毒的殊死较量中探索前行,第一时间撰写了心血管急危重症诊疗建议3个,建立了疫情期间的心脏移植模式,为全国一线心血管外科同仁提供了及时雨般的临床指导。董念国团队用无畏的精神和实干的担当,完美诠释了“最美逆行者,时代新英雄”!

      30年的拼搏奋进,30年的大爱担当,董念国以仁术呵护生命,以匠心缔造传奇,以使命铸就希望,他所带领的团队在2008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2009年获“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单位”,2013年获卫生部与湖北省卫生厅联合授予“大爱医心”先进集体,2016年获国家卫计委“全国优质服务岗”,2017年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9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Copyright ©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