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开展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此武汉科技报开设专栏“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报道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胡轶:致力缓解患者“呼吸之痛”
(记者 肖凯)胡轶现任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呼吸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感动湖北最美医者”、“中国好医生”、 “2021年荆楚工匠”等荣誉称号。
他带领一个接近180人的医疗团队,抗"非典"、战“甲流",专攻呼吸介入为气道治堵化险,作为湖北省气管镜"梦之队”的带领者,二十年磨一“镜",帮助数万危重呼吸疾患闯过生死关,成为不少患者的贴心好大夫。带领团队勇敢面对新冠疫情,积极探索病毒感染特性及诊治经验,积累丰富临床科研经验。
患者感谢处处多做一点的“贴心医生”
“感谢胡主任让我又能顺畅的呼吸,使我回归了家庭和社会!”5月4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前来复查的管先生再次感谢这位“贴心医生”。
51岁的管先生10年前就患上慢阻肺。近一年来,管先生的情况越来越差,稍微动一下就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连刷牙的力气都没有,到后来路也走不了只能躺在床上,丧失了劳动能力。2021年6月,家人将管先生带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求医。CT检查发现,其有局限性肺气肿,右肺的肺大泡已经右上肺叶和右下肺叶挤压的几乎消失了,由于管先生的肺功能情况已非常差了,经评估无法耐受手术和麻醉。
住院后, 胡轶主任查房时对管先生特别关切。“我的病情特殊,胡主任每次来到我床前,详细听完管床医生汇报我的病情后,就主动弯下身子跟我交流。他知道我说话很吃力,每次都要我少说话保存体力,让我听他讲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回忆起胡轶查房时的情景,管先生记忆犹新。
了解到管先生希望能改善生活质量,重新顺畅呼吸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要求十分迫切,胡轶和科室团队反复讨论病情,通过一系列仔细的评估后,决定为他实施经气管镜下单向活瓣支架置入肺减容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整,管先生的身体情况逐渐恢复,达到了实施气管镜治疗的要求。在这期间,胡轶也常来了解管先生的情况,安慰他不要着急,不要担心,配合治疗。
术后三天后,管先生之前喘气、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肺功能改善了60%以上,CT显示肺大泡明显缩小,达到了肺减容的预期效果。出院前,胡轶还反复叮嘱管先生回家后要按时吃药,不要剧烈运动,但也要坚持肺功能的锻炼。
“胡主任真都是处处为我多做一点,他总是在我的床前多站一会儿,多跟我说几句话让我宽心,术前跟我交流也很多,让我放心不要紧张,最后用精湛的技艺让我重新顺畅呼吸,回归了家庭和社会,我很感谢他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管先生感叹。
青年医生评价他“技术硬, 做实事,没架子”
2002年,胡轶成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同年,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赵苏,正第一次采用电子气管镜为一位肺部肿瘤患者放置支架。刚参加工作的胡轶,当时有幸在旁观摩学习。慢慢地,享有“全省第一把镜"的赵苏教授,逐步将实践中获得的宝贵技才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胡轶。
胡轶从一个观摩手术的青年医生, 在老一辈专家手中接棒前行。最近两年,他多数时间带领科室团队不断探索气管镜下慢阻肺综合治疗,借助肺减容、外周器官等一系列创新微创技术,帮助众多饱受呼吸之痛的患者轻松解除危机。
现在的胡轶, 带领着接近180人的科室大团队,一起奔跑在一线,帮助一个又一个危重呼吸患者闯过生死关。带出来了一支享誉全国的支气管镜“梦之队”,先后创造多个全省第一,帮助众多危重呼吸疾患闯过生死关。
“技术硬, 做实事,没架子。”胡轶带的青年医生往往用这九字来评价他们的老师。以前职场讲究“事事听指挥”,但胡轶主张“主动探索,勇敢尝试”,让青年医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一线得到最大的锻炼。
将不遗余力推广内镜技术
“呼吸重症和介入技术,代表了呼吸学科的发展水平。”从前,只能吸个痰,做些简单的检查,如今通过介入手段,不仅可以明确很多疾病的病因在哪里,早发现、早治疗。
但胡轶担心这些创新技术如果只局限于一家医院,就无法惠及更多的患者,更不利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让更多地市县的患者,更方便地就医。需要通过培训进修医生把技术“散”出去,是胡轶一直以来的坚持。
现在,凭借危重气道疾病处置的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是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呼吸内镜医师综合培训基地。每年坚持举办至少一场介入学术会议,下基层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10次。
“技术控"的胡轶表示,未来将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内镜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和基层医生分享新理念新观点,手把手地指导实际操作,未来,借助基地平台提高全省呼吸介入水平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