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开展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此武汉科技报开设专栏“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报道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他是最先投入救治的专家之一,是直面病毒挺身而出的勇敢逆行者,是制定中医诊疗方案的重要参与者,是为患者康复尽百倍努力的仁心医者,他就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主任兼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主任,大内科总支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沛霖。4月21日,记者采访了他,他表示,“正是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一次次将患者从病魔手中抢救回来,让中医药的神奇魅力、中医人的大医精诚在这场与新冠较量的战争中迸发出异样的光芒。”
连夜组织会诊 上演 “从死神手里抢人”
“急症看西医,慢病看中医”是大众通识。抗疫初期,在西药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重症需要巨大的勇气。谢沛霖告诉记者。2020年2月18日晚,一位老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气管插管等西医抢救手段均已用上,但情况仍十分危险。谢沛霖焦急地把信息发到医院中医工作群里,一面利用微信群等线上方式与省市中医专家进行讨论,一面紧急邀请国家中医急救组组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等赶至医院会诊,上演中医药治疗“从死神手里抢人”。“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中药汤剂急煎通腑泻肺、参麦注射液和独参汤大补元气”…… 大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各种方案被推出来。当天晚上九点,确定下中药治疗方剂,医院药学部连夜组织急煎。23时20分,煎好的中药送至病房,患者喝下了这来之不易的药。2月19日早上8点,中医查房,患者稍稍平稳,最终转危为安。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优势,尽快制定出中医药诊疗方案,谢沛霖与张伯礼、仝小林院士等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推敲,为中医药诊疗方案的最终确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方案出台后,他连续召开8场培训会,对数百位医生进行中医药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中医药诊疗模式惠及患者。
攻补兼施 护胃气救人以生机
“一天,我收到肝胆外科会诊邀请书后,来到病床前诊视病人。”谢沛霖回忆道,“是一位73岁的女性患者,经CT、MRI、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以及上海市和省内某教学医院多位教授会诊,一致诊断为‘肝内胆管癌’,会诊时患者重度黄疸,胸腹腔积水,双下肢浮肿,舌似镜面无苔,脉弦紧硬如琴弦,眼看患者已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在患者面前,医生就是“救命稻草”,但谢主任心中也没底。
看到谢沛霖面色凝重,患者老伴便悄悄把他拉到一旁说:“您也不用着急,我们看了很多家医院,心里有准备,您看能否有一线生机?”患者家属的配合和鼓励让谢沛霖勇气倍增,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患者家属的态度让他马上给患者开了一帖“滋阴利水、化瘀退黄”方,五剂服下,患者渐觉有了津液,饮食方进,黄疸、胸腹水有所消退。
古人云: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患者的好转让双方信心大振,继续进行中药治疗数十副,竟然慢慢痊愈了!后期的复查B超、MRI等检查中,肝肾功能均正常。
从医近40年,谢沛霖对中医经典有深入学习和研究,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丰富。临证时发挥经典,善用经方治难症,注重整体观指导下辨证与辨病结合;遣方用药经方为主兼用时药;用药如用兵,用药少而精;四诊合参注重舌脉象,攻补兼施顾护胃气。因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他被湖北中医药大学特聘为拨尖人才班指导老师,是医院肝胆胃肠血液妇产等科室的中医学术顾问。
创新科强技术 大力培养人才
作为主任,谢沛霖以身作则,创新科、不断建设名专科。短短几年时间,将仅一名医生的门诊,建成省“十二五”、“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省中医药学会和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双主委单位和我省唯一的特色专科;强技术、不断拓展新业务。如率先开展PRF和人工皮治疗慢性难治性皮肤肢体溃疡;使用活血解凝汤等薰洗、拔毒生肌散等外敷、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新加金黄散治疗静脉曲张伴溃疡。重学术、不断培育原动力。带领科室逐步具备较强的临床研究与创新能力,在我省周围血管病诊疗中发挥龙头作用。
谢沛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学习与时俱进、工作开拓创新、科研精益求精,不仅具有崇尚科学、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更有投身实践、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建功立业的典范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