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三年
不止疾控中心热度upupup
新的防疫名词也不断出现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
防疫新名词的含义
新冠疫情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
总策略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是“动态清零”。
四方
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疫情防控“重点机构”
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 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地等。
疫情防控“重点场所”
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口岸、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地铁)、物流园区、核酸检测点,农贸(集贸)市场、宾馆、商场超市、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棋牌室、封闭游船、剧本杀、月子中心,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会议中心、宗教活动场所等。
疫情防控“重点人群”
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环卫工人、保安、保洁员,口岸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本土疫情区域的援建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零散装修与建设施工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7+3”管理措施
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5+5”管理措施
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可采取“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X+7”作业模式
相关人员闭环管理期间,不得与非闭环管理人员接触。推广X天封闭管理作业+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作业模式。
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两原则”
逢阳必报、逢阳即报。
五早措施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疫情防控“四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
“三同防”
人、物、环境同防。
“四同”人员
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吃、同住、同工作、同交通、同场所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
入境“四类人员”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
“十大症状”监测
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
“三公一大”
公安、公卫、工信、大数据部门。
三区两通道
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缓冲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
核酸检测“Ct值”
Ct值是阈值循环数(Thresholdcycle),荧光信号大于荧光阈值时PCR循环数。
“三级包保”制度
县(市、区)干部包街道(乡镇)、乡镇(街道)干部包社区 (村)、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
“五包一”制度
由街道(乡镇)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等共同负责落实社区防控措施。
关注变异株
可导致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或在多个国家检测发现的病毒变异株。与早期参考株相比,关注变异株病毒的表型发生变化,或氨基酸变异可能引起病毒表型发生变化。
关切变异株
指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力增强、毒力增加、患者临床病情加重,或使现有的诊断、治疗药物与疫苗等防治手段有效性降低等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最后提醒大家: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请积极配合各地健康排查
健康码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