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科教文卫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始终将祖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致力于让每个中国人用鼻子自由地呼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刘争是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十余载从医从研从教路,他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挚爱着医学科研教育事业,得到患者信赖、学生爱戴、同行好评。
刘争
构建中国人专属的慢性鼻窦炎诊疗策略
“让每个中国人用鼻子自由地呼吸”,是刘争从医20余年的使命。
慢性鼻窦炎是上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髙达8%,超过1亿人受此困扰。这种疾病还影响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病的发病和预后,慢性鼻窦炎手术复发率高达20%-50%,临床疗效远不尽如人意,消耗了大量的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刘争接触到了无数饱受鼻病折磨的患者: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鼻涕,纸巾不离手,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病人的疾苦让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一味依赖国外的临床、病理研究数据,而忽略了“因人而异”?
刘争在手术中。
经过数十载苦心孤诣,他率先发现,中国人慢性鼻窦炎的免疫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和西方白种人大相迥异;中国人慢性鼻窦炎表现出更加多样的疾病类型;免疫病理学特征的异质性对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基于白种人的治疗策略不能简单类推至中国人,需要依据免疫病理学特征确定适合国人的慢性鼻窦炎精准诊断、治疗和预测体系。这些研究结果显著提高了国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曙光。
对待科学研究,他一丝不苟,严谨求实,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2项)以及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以通讯作者在多项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排名第一)。研究成果被作为重要依据写入中国、欧洲及美国慢性鼻窦炎指南。
坚守一线,积极投身2020年疫情阻击战
作为一名医生,刘争数十年来奋战在临床一线。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期间,身为党员的他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在同济医院党委领导下,刘争担任医院新冠肺炎救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工作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全院医疗资源,全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组织建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科学抗疫,打造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同济模式;组织制定并推广应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极大减少了轻症患者的重症和危重症转化率;组织编写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相关指南和共识共74个,为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国内外同道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020年9月,在国内取得新冠肺炎阻击战阶段性胜利后,他作为中国政府赴莱索托、安哥拉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组赴莱索托、安哥拉完成援非工作任务,对当地抗疫工作进行指导。基于在科技抗疫中所做出的成绩,刘争获得教育部2019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防治);2020年“湖北医德楷模”和湖北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