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卫华,现武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曾任武汉市肺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党委书记。武汉抗疫期间,她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身兼市火神山医院筹备专班成员、医院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副组长等职,打响奋力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
武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卫华。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打响奋力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在接到武汉市防疫指挥部通知后,54岁的王卫华义无反顾地立即奔赴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连夜召集人员建组,24小时内制定出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用品“四大清单”,在厂家关门、商家歇业、工人返乡、人员紧张等情况下,身先士卒,一人多职,不分昼夜地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武汉战疫中。
王卫华做客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直播间。
初期,她每天仅休息两三个小时,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千方百计地通过采购、捐赠等方式寻找医疗物资货源,将库存逐渐从2天延长至3—5天。她既当筹划者又当搬运工,带领组内人员,争分夺秒全力筹备,在10天内移交给部队收治患者,科学设计医院收治流程,保障患者转运和接收无缝对接,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武汉市肺科医院到火神山医院,继而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再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大半年里,王卫华辗转多个抗疫战场,历经多个应急岗位,全程参与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打赢“武汉保卫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疫情数据核查订正,先后两次召开国家、省市公卫和统计专家论证会,带领专班人员,夜以继日地通过电话访问、实地调查、委托核实等方式,一丝不苟地开展病例数据信息比对、去重、补全,在逐级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后,以通报和答记者问的形式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受到海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疫情袭来,核酸检测成为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王卫华积极协助制定核酸检测工作导则,紧急收集1200万人次核酸检测信息;协调省、市政数局,建立健康武汉、武汉战疫等2个查询渠道,保证千万人口核酸检测信息查询快捷、准确。她还建立起“新冠肺炎恢复期血浆储备库”,累计采集1761人、59.6万毫升,快速提升了恢复期血浆库存水平。这些举措,最终都成为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取得决胜的关键环节。
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疫后复工复产
艰苦抗击疫情两个月后,武汉被疫情摁下的“暂停键”,正式调整为“重启模式”。
2020年8月底,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王卫华在任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的同时,兼任了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新的工作岗位带来更大的责任,王卫华勇挑重担,她以7×24小时的拼搏精神,全身心投入中心医院的工作中。
王卫华做主题演讲。
为凝心聚力,提升士气,王卫华以“不发展、不恢复、不收兵、不回家”的决心,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去世新冠职工家属,分层次召开5次职工座谈会,建立“周安排、月重点工作推进表、月行政及医德医风查房”工作机制,让职工士气得到显著提升。
为发挥特长,开拓创新,王卫华在市属医院首创了临床骨干到职能部门挂职制度,让临床骨干深度参与医院管理。首次以“公开竞聘”方式选拔职能部门副科级干部,让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为做好院内智慧疫情防控,全国首创“线上核酸检测”“无接触发热门诊”等,实行线上开单、院外釆集、电子报告、中英文对照的“一站式核酸采集检测”模式,降低了排队聚集风险,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和典范。
为提升科研水平,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王卫华成功申报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项目“双备案”,新承接临床试验项目57项,合同金额达2003.02万元,同比增长89%;获批成立“武汉市医学成果转化中心”,促进成果转换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还与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共建生物样本库,积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为谋划发展积极布局,王卫华强力推进杨春湖院区建设项目,力争2023年开张运营。在心血管、肿瘤等方面实施特色化建设,打造武汉市心血管病医院。建设高品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业务量同比增长56.54%。打造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全流程诊疗模式,“一站式”解决患者就医需求,诊疗病种已涵盖肺结节、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诊疗、胃肠道肿瘤、颈动脉狭窄和肝胆肿瘤等常见病与多发病,累计接待患者3476人次。规范药品、耗材合理使用,药占比、国家重点管控的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分别降低了5.23个和1.89个百分点,医用耗材采购资金较2019年节约了1.2亿元。
至2021年底,医院各项业务指标回升、增长明显,医院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走出了疫情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