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段海涛,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授权发明专利20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先后荣获201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学者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计划、湖北省“双创战略人才”A类计划、中国机械总院“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等。
孩子眼里的“超人爸爸”段海涛
从普通技术员到主任助理,再到主任,副总经理,今年41岁的段海涛十余年来“扎根”材料与摩擦学的研究领域,带领团队长期奋斗于一线工作岗位,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有资本金项目、国防科工局技术攻关工程项目,并且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建立多个国家级平台,为表面工程领域的创新提供支撑
“埋头学习,忘我工作。”这是同事们对段海涛的一致评价。翻看他的日历,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各种工作、学习排得满满的,鲜少安排休息和娱乐。
在公司的研发大楼里,几乎数他办公室、实验室里的灯熄灭得最晚。当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孩子早已熟睡,而当他早上上班离开时,孩子往往还没有醒。没时间陪家人,没精力顾家庭,可在孩子的印象中,爸爸的形象依然高大,“他就像一个‘超人’,忙着给一些上天下海的高科技设备穿防护衣”。
办公室、实验室是段海涛的另一个“家”
段海涛先后入选市、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公费选派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美国Rtec Instruments公司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国内外曾有多家企业和高校抛出橄榄枝,力争高薪聘请他,但他不为所动,始终把国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回到自己最初的工作岗位。
这些年来,段海涛与团队一起成功建立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大气淡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尉犁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为我国全地域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设计及应用奠定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面向经济主战场,他与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高铁材料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与环保减排,攻克了海底隧道高铁接触网防护和维护的技术难题。高速列车与接触网腕臂涂层防护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国内多项高铁重大工程和“一带一路”雅万高铁工程,为我国高铁装备“完全自主化”和“走出去”战略、破解“卡脖子”难题作出了贡献,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日复一日与耐蚀、抗磨材料打交道,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针对新一代航天运载工具动力系统摩擦副工作于液氢液氧强腐蚀介质中,常规材料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难题,段海涛与团队一起创建了国内首个高浓度氢氧强腐蚀介质工况下材料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研究平台,并在强腐蚀介质中耐蚀、抗磨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段海涛在科技活动周上交流发言
通过研究,他们揭示了氢氧强腐蚀介质中摩擦副材料电化学腐蚀与磨损耦合失效机理及规律,设计、制备出抗氧化性和摩擦学性能优良的高熵合金、块体非晶等材料,确定了高熵合金、块体非晶、工程陶瓷、工程塑料等材料在氢氧强腐蚀介质中的最佳滑动摩擦副,填补了我国耐蚀合金材料在氢氧强腐蚀介质中摩擦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长三X系列氢氧发动机、长征五X系列氢氧发动机的选材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为了团队发展壮大,“一对一”带领学生查文献做实验
“个人的发展不算进步,团队的发展和壮大才是真的进步”,这是段海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经常与同事、研究生一起思考和讨论问题,“一对一”地带领研究生查文献、选题,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实验,帮学生修改文章至半夜。“老师,您要多注意休息”,这是身边人经常对他说的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毕业的学生受到工作单位的信赖和表扬,他为他们鼓掌;所带领的团队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授予湖北省“双创战略—A类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他为大家高兴。正是在这种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下,段海涛弘扬着中国新时代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