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全国文明城市迎来“复查测评”大考,武汉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一直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其中,为武汉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为此,武汉市科协联合武汉科技报推出专栏“文明武汉里的科技力量”,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旨在描绘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文明武汉,讲述他们为建设文明城市所作出的贡献,以动员全市更多科技工作者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
张先锋:保护长江生态 丰富城市文明
市科协网讯(记者 郑莉莉 张宇驰 通讯员 甘雨晴)“建设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一座城,更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能更优质。就像十年禁渔不仅仅是救鱼,更是救人。”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张先锋接受本报记者就“文明城市”这一话题的采访时表示,武汉文明离不开长江文明,大家除了做好基础文明行为,还要做好长江大保护,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和谐美丽家园。
“横穿武汉的长江不仅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许多其他物种的‘母亲河’,江水下生活有水生生物4500余种,但之前因污染严重、环境恶化、非法渔业猖獗等原因,导致长江‘生病了’,很多鱼和物种都濒危或消失了。”谈及此,研究了20多年白暨豚的张先锋深深感叹,“白鱀豚在2007年的时候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这令我非常难过,常在梦里见到它。”
其实每个人都能为长江“治病”。张先锋说:“禁渔不仅仅是为了救鱼,更是为了救人,为了修复长江生态,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一个物种?因为生态破坏,最终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受到威胁。而节约水资源、不吃野生鱼、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知识,这是每个普通市民都力所能及的,这些绿色行为都能保护长江。”
作为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其实张先锋在开展珍稀动物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一直都坚持做环保科普工作,传播生态保护知识,自1986年以来,他就一直从事自然保护的研究和保护行动的实施,特别是珍稀水生动物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理论知识的探索和保护行动的开展。他还参与并主持了部分长江豚类生态学、饲养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参与了策划、规划和建设全国首批水生珍稀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科技工作者,既要做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又要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才能把科研工作的成果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张先锋说,科技工作者做科普要有热情,这种对武汉的热爱也推动着大家为长江大保护,为文明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