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全学,男,汉族,1963年5月生,湖北黄陂人。1983年7月从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植保专业毕业。毕业至今,在武汉市黄陂区植保站工作。 2001年起担任武汉市黄陂区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一直在基层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及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每年主持审发病虫情报,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 ,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反馈信息,撰写参谋意见。在重大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刻,协助政府部 门组织防治战役,每年挽回损失超亿元。先后承担了频振式杀虫灯,抗虫棉,生物农药等20余项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深受领导和 群众好评,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篇文章在《湖北植保》杂志登载,两篇文章曾获武汉市农学 会年会三等奖、优秀奖。1999—2005年连续7年分别被评为全国、省、市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黄陂区植保站2002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 位,2004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农作物病虫草鼠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庄稼的“保护神”
——记武汉市黄陂区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盛全学
20多年来,盛全学同志一直扎根基层,从事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黄陂区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书生到“农民”
1983年8月,20岁的盛全学从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植保专业毕业分配到黄陂区植保站工作,从此与植保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为书生的盛全学 ,深知要干好植保工作这一行,仅靠有限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虚心拜老同志为师,不断向专家请教,向实践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吸收 营养,增长才干。
多年的磨炼,使盛全学掌握了一身过硬的病虫害防治本领。什么时间病虫发生,什么时间施药防治,防什么病虫,施什么药剂,他全了如指掌,对一些疑难问题,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2002年,黄陂区姚集镇石桥村芦笋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全面暴发,当地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农民心急如焚。虫情就是命令,盛全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症下药,迅速控制了虫情的猖獗为害,避免了严重损失。
植保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领导关注、农民欢迎的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区植保站担负着黄陂区78万亩耕地,200余万亩农作物的病虫测报防治任务,担子重,压力大。病虫测报专业性强,要求严格,容不得丝毫差错,稍有疏忽和闪失,就会给我区农业生产 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摸清全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20多年如一日,盛全学和站内其他同志一道,经常冒着酷暑严寒,起早贪黑,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跑遍了全区所有乡镇的大部分行政村,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调查研究,获得原始数据22万多个,全面建立并完善了农作物病虫档案,为准确测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每年主持审发病虫情报20—25期,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长期预报准 确率在90%以上。
每年挽回经济损失3亿多元
黄陂区是农作物病虫害高发区,发生种类多,为害面积广,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相应变化,防治难度和压力更大,给农业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重大危险性病虫害频繁发生,2002年以来,黄陂区水稻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 三化螟、纹枯病、稻曲病均呈中等偏重至大发生,部分病虫特大发生,盛全学一方面深入实际,广泛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方面主动向相关领导反应情况,当好参谋,协助政府部门组织防治战役,广泛动员及时指导广大农民开展防治工作。他平均每年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420多万亩次,每年挽回经济损失3亿多元,被领导和农民誉为庄稼的保护神。
植保工作除了认真做好测报防治工作外,还必须面向生产实际,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推广先进的植保新技术。盛全学针对棉铃虫 连年大发生,1998年至2003年,推广杂交抗虫棉8000亩,亩平均增收500元;为配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2002年至2005年推广频振式杀虫灯950 盏,覆盖面积47500亩,亩增收70元;芦笋产业是黄陂区农业上的新兴产业,也是黄陂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亮点,盛全学积极探索茎枯病防治新 途径,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防治要点,并制定了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为控制该病流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1998—2004年,他在粮棉 油蔬特等作物上,开展综合防治,推广抗病品种、健身栽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无公害生物农药,面积达400万亩次以上,累计经济效益二 亿余元,同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稻鸭共育是集多项农业实用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植保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全学同志对该项目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科技数据和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黄陂区《稻鸭共育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报》受到省市业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为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家庭电话成了“技术热线”
盛全学是从农村走出来又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对广大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只要农民需要,无论多苦多累,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他单位、家庭的电话和手机号码全部公开,成为为农民排忧解难,提供技术咨询的热线和服务窗口,每年电话答疑200人次以上,高峰季节每天接到求助电话十多个。电话里解释不清楚的问题,无论工作多忙,路程多远,他都亲自上门,到田间地头,分析情况,查找原因,对症下药,直到农民满意为止。
他的一举一动不仅传播了科技知识,而且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盛全学的先进事迹作为典型在全区报告会上交流,并被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在区电视台播放,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发预报、抓防治是植保的基础性工作,从事科研活动是提升业务工作档次的重要手段,为探索适合黄陂发展的植保新路子,盛全学还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事植保科研活动。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实施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化技术研究应用》及《施钾防治棉花生理性病害研究与应用》《武汉市棉铃虫防治技术研究规范与推广》项目,分别获1993、1995、1998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此同时,积极从事植保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十一篇,多次在省市重要学术会议上交流,其中《两高一优农业病虫发生的新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被武汉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黄陂区1994年棉铃虫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在《湖北植保》1995年棉铃虫发生与防治专辑上登载,《杂交抗虫棉中棉29在我区试验示范结果初报》在《湖北植保》2000年第四期登载,《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促进农业增效》被武汉市农学会2004年年会评为三等奖。2000—2004年,在盛全学努力下,区植保站先后承担了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植保总站药械科、湖北省农药检验所下达的杀虫、杀菌、除草剂及新药械试验示范任务25项,每项任务均圆满完成,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认可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