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男,汉族,1962年6月生,湖北公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7年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1年毕业于该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神经解剖学院研究室作博士后研究。1987年至今在原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任教。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解剖学系主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解剖学会《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在亨廷顿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的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和痛与镇痛机制研 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Nature Genetics、J Neurosci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论文被他人引用达400余次; 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资助计划项目及美国遗传疾病基金会项目等科研项目。
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第五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荣获第三届全 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入选湖北科技精英。
生命科学路漫漫
——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李和教授
2005年的冬天,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系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瘦长的中国人的身影在忙碌着,他每天早出晚归,孜孜不倦, 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他已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和。
选择冷门作为论文课题
一个在国内有着如此高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人,居然还这样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里拼命地工作,李和让美国实验室里的同事们感到由衷地钦佩和感动。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工作狂。
是的,认识李和的人都知道,他的确是一个工作狂,对待工作一贯实干、苦干、不知疲倦。有人称他“拼命三郎”。正是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 和热爱,指引他在生命科学征途中不断前行。
李和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979年,他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努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医学 院学习。本科毕业时,应届考上研究生,开始神经科学研究生涯。接着,又拜我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艾民康教授为师攻读博士学位。
在其博士学习期间,针刺镇痛和阿片镇痛机制研究是当时国内外十分热门的领域,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研究对脊髓后角水平针刺镇痛和 阿片镇痛的机制已进行了充分的揭示,但一直缺乏可靠的形态学证据,特别是在电子显微镜水平的超微结构证据方面。生物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其难度大,也枯燥乏味,往往会吃力不讨好,是许多生命科学研究者不愿涉及的冷门。李和结合 自己的专业特点,以不信邪、敢闯敢干的精神,在和导师进行充分讨论后,选择了这一难题为其博士论文课题。
他应用多种其他手段验证了脊髓后角内脑啡肽(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阿片物质)可能通过某种特殊机制产生镇痛作用,针刺可促进脊髓后 角释放脑啡肽以同样机制产生镇痛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克服时间紧、经费紧张的困难,承受着导师不幸去世的打击,不分白天黑夜,制备、 观察了大量电子显微镜标本,拍下了数千张照片,终于证明了脑啡肽在脊髓后角内通过轴轴突触抑制痛觉的初级传入纤维活动的超微结构基础 ,按时完成博士论文,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让以勤奋著称的日本人佩服
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刚满一年,由于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李和被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3月,他因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工作需要,写信向世界著名的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求赠一种重要试剂。该教授对李和的研究工作非常感兴趣,并对他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水平十分赏识,于是在寄给他试剂的同时主动提出为他从日本文部省申请政府奖学金,邀请他到该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奖学金顺利获得批准,当年10月,李和来到了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赴日前,李和没有学一天日语,也从未脱产学过英语口语,而日本教授的 英语发音又很怪,因此,一开始双方口头交流均有困难。然而,李和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不到3个月,语言不再有障碍,实验也早已进入角色。 该实验室经费充足、仪器设备先进,以做实验为乐趣的李和如鱼得水。他整天埋在实验室,周末和节假日都工作到深夜一点或更晚,连以勤奋著称的日本人也不得不佩服。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除了利用日本实验室的条件完成自己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新的角度对博士期间的发现进行了进一步证明外,还充分发挥自己在电子显微镜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第七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痛觉初级传入纤维传入调控的超微结构基础,该成果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而在开始该研究之前,他还与日本教授发生了争论。按照传统的理论,该研究所要寻找的结构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李和硬是凭着一股倔劲和闯劲,用事实给了日本教授一个满意的回答。
攻关亨廷顿病引起国际关注
1997年9月,在他从日本回来后不久,西安召开了一次重要学术会议,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医学院分子遗传系一位从事亨廷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教授被李和的报告所吸引。会间休息时,该美国教授找到李和,希望开展合作研究,并表示一回到美国就为李和办理赴美手续。李和也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他认为这是改变国内所在学科当时状况的一条途径。以前他所在学科除了教学,科研工作只是很单一地做做切片,染染色,看看细胞形态,再没有其他研究手段和思路了。他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路带回来,彻底改变学科状况。于是,李和在1998年4月应邀到美国进行访问研究。
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顽症,该类疾病发病较晚,进展缓慢,目前无任何有效治疗方法。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对早期诊断、预防或阻断疾病进程以及研发有效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和又是凭着一股拼劲,利用自己的特长,在进行了大量形态学研究的同时,还将神经解剖学这一形态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这一尖端技术有机结合,在亨廷顿病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多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上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包括《Cell(细胞)》、《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继大量引用,国际著名同行专家在同期Nature Genetics上为该论文撰写了专题评论,高度评价了他的学术成果。Emory大学校报和美国多家媒体也对李和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特有的勤奋精神,李和获得了美国遗传疾病基金会的奖励,并为他在美国工作的实验室获得高强度的基金资助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然而,为了出国前对学校领导的承诺,他婉言谢绝了美国教授的盛情挽留,放弃了高薪和高职,带着家小登上了飞回祖国的飞机。为了能顺利尽早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他回国时还自费带回了大量的学术参考书和相关科研资料,近5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试剂及器械。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