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成功在于独辟蹊径——记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修建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赵修建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赵修建,男,汉族,1959年6月生,湖南湘潭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1983—1988年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玻璃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委员,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玻璃与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玻璃非晶态材料中一系列基础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在高活性TiO2光催化剂及生态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原理方面,首次发现了憎水性掺杂TiO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智能低辐射玻璃的新概念,属国际前沿研究。同时研发了多种功能玻璃材料。
    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类省部科研项目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及横向科技开发项目多项。1998年首次以发展中 国家学者身份获得了每届仅授1人的国际玻璃协会Gottardi奖。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 奖1项,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50余篇,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 90余篇,被引用500余篇次,出版著作3部。
    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9月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 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功在于独辟蹊径
                                                      ——记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修建

                                借用实验设备,两次4天3宿没睡觉
    赵修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出生于湖南湘潭农村,从小营养不良,少人看管,发育迟缓。四五岁就开始放牛,直到高中毕业。毕业后,时年只有15岁的他,先是在家乡务农一年多,后来又当了一年多的泥瓦匠。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砺练了他面对困难坚韧不拔,追求目标锲而不舍的秉性。
    197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原武汉理工大学),1982年被国家派遣去日本留学。
    在日本,赵修建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呆在图书馆,夙夜匪懈地泡在实验室,即使是节假日也不例外。为了赶时间做实验 ,他曾经在日本筑波无机材质研究所借用设备时,有过两次连续4天3宿不睡觉的经历。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勤奋攻读,1988年,他如期获得 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赵修建坚持科研,矢志不渝;报效祖国,得失不计。他的作息时间完全迥异于别人。通常,他每天都工作到午夜一两点,根本无 暇顾及家务。    
    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告诫:做研究,要么研制人们能够使用的,并且是前人没有研制过的产品,要么就撰写出至少10年后还有人引用的论文 。赵修建把这一告诫作为座右铭。学术上,他绝不步人后尘;实验中,他总是独辟蹊径。 
                                   
“自洁玻璃”带来革命
    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玻璃窗清洗起来既艰苦,又危险。从1993年起,赵修建教授潜心玻璃自洁的科学实验,他发现将一种叫做“光催化剂” 的半导体材料在玻璃表面制成薄膜后具有奇异的自洁特性:这种半导体材料在光照下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可以分解附着于表面的有机物质;同时,这种材料在光照下有极强的“亲水性”,水在材料表面扩散迅速,不易形成水珠,而在表面形成水瞙,能够将灰尘等无机物与玻璃表面隔开,从而利用雨水等可以将灰尘冲走。
    据此,他将这种材料制成了“玻璃镀膜”,镀在普通玻璃表面,并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确定了薄膜的最佳微结构,使这种半导体材料薄膜的光催 化活性和亲水性得到大大提高,从而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实验证明,光照下的玻璃能够分解油污等有机物,经雨水冲刷后,玻璃洁净度明显 提高,同时这种玻璃还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
    自洁玻璃顺应了建材生态化国际潮流,在高楼幕墙、汽车、光学仪器方面有突出的应用优势,可望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洁净明亮和健康的生活 空间。目前,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已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批量生产“自洁玻璃”。自洁净玻璃,对于社会,无疑是硅酸盐材料的 一场革命;对于个人,则是他为生命价值承诺的一个有效兑现。
    同时,赵修建研究室在红外光纤材料、非晶态光电子信息材料、生态建筑功能玻璃材料、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玻璃结构性能 及玻璃熔制的计算机模拟与材料设计等多方面,承担了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重点项 目和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等3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多项。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偏振玻璃、二氧化碳激光传输空 芯光纤等技术也正转入产业化。
                                     
明天,重任在肩
    硅酸盐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硅酸盐材料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在GDP中占有重要比例。赵修建教授主持的硅酸盐材料 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以无机材料工程研究为对象的实验室,肩负着为无机材料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
    他将实验室的“十五”发展方向定位为:一个目标、两个方向、四项任务,就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行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以行业发展和新 材料开发为方向,完成材料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传统产业升级和研发新技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高层次建材行业人才以及实验室 学科带头人等任务。
    赵修建要求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严格遵守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十多年来,他已培养30多名硕士,大部分毕业生就职于长飞、邮科院 等光纤生产企业,许多人已成为部门经理或主管。1996年,他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已培养10多名尖端人才。
    2003年9月30日,赵修建作为全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和科学技术部等党和政府6部委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科研的道路上,赵修建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 ©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

Baidu
map